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钢铁行业深处“冰冻期”。如何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通过自身修复和升级达到新状态?鞍钢集团将改革放在第一位,出台了《鞍钢集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把“抓改革、保生存、促转型、求发展”作为全年工作主线。
鞍钢集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实现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效率、要效益?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鞍钢集团公司代总法律顾问兼管理创新部部长计岩。
深化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记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自身发展出现瓶颈时,改革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鞍钢集团深化改革目前面临怎样的外部环境?
计岩: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动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
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这些政策,就是要将改革作为突破口,解决中国经济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鞍钢集团作为深处改革大环境的中央企业,深化改革是企业生存发展、扭亏脱困的必经之路。
问题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
记者: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鞍钢集团自身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深化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都有哪些?
计岩:2013年以来,鞍钢集团坚持以战略为导向,全新构建“区域公司+板块”的战略管控型组织架构,形成了钢铁、钒钛、矿业资源和非钢产业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以“一个重点、两个转移、三个转变”为统领,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虽然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从企业内部看,一是部分成员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法人治理结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经营活力不足;二是责权利不统一,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员工发展动力不足;三是管理层级多,各级机关管理岗位设置多,运营管理效率低;四是人员多,产值劳动生产率和实物劳动生产率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差距明显,劳动生产率水平低。
“两低两不足”的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鞍钢集团“抓改革、保生存,促转型、求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短板。鞍钢集团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为指南,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四个提升”作为深化改革的发力点、突破口,破除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向深化改革要红利。
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经营活力
记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变化后,面对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让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自主经营,激发自身的发展力和竞争力?
计岩: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行业背景下,鞍钢集团体制机制创新主要聚焦核心区域市场竞争力不足,企业内部产权制度不完善、权责不对等、各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非钢产业体制机制僵化等突出问题。
以销售战略转型为切入点,分层次调整总体发展战略。对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区域战略重组和结构调整,突出核心区域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效提升;对内,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寻求国家政策支持一批、扭亏无望关停一批、实施“两个转移”搬迁一批、放权经营搞活一批、优势互补重组一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单元企业以提质增效为重点,通过加大调品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抓好技术创新和系统降本,提升创效能力。
按照企业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核心业务、功能类业务、专业化业务、多元化业务和服务型业务分类体系,配套构建差异化的管控体系,推进各级成员企业的分类改革、分类发展。一是对钢铁、钒钛、资源等核心产业,围绕“一个重点、两个转移、三个转变”,进一步强化亏损企业治理,促进产能转移和布局调整,盘活存量;以“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客户为导向,落实“四个确保”要求,创新产销研高效协同、更加市场化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推动由产品制造商向服务商的转变。二是对贸易、金融等功能类公司,在提升为成员企业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其战略功能定位和行业特点,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三是对工程技术、信息、化工、地产等专业化公司,重点深化公司制改造;一企一策实施资源整合、产业转型,搭建新型产业平台,通过股权多元化、上市融资等改革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对多元化公司,以管资本为主,全面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全方位推进市场化改革。五是对服务型业务机构,重点提升服务水平与协同效率,按照功能定位逐步转型发展,打造第三方平台,拓展外部市场,增强服务创效能力。
此外,将通过公司制改造和董事会建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明确界定集团与子企业的决策权限,进一步简政放权,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
实施有效激励和约束提升发展动力
记者:困境面前,如何才能激发职工持久而强大的工作动力?
计岩:聚焦权责利不统一、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与岗位贡献匹配度低等问题,鞍钢集团坚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创新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市场化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企业发展动力。
鞍钢集团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以新时期销售战略为指引,以人力资源优化和集团攻关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行“倒逼目标、倒逼成本、倒逼改革、倒逼责任”的市场目标倒逼模式,把薪酬分配“三个不一样”执行到位,把子企业负责人薪酬“三挂钩”落实到位,把职工收入“三结合”考核分配到位。通过经济责任制考核,建立总部部门之间、部门与子企业之间、板块与区域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全方位利益联动网络,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联动性”,考核模式统一规范的“整体性”,目标与压力传递的“有效性”,考核结果应用的“及时性”,管控与责任担当的“严肃性”,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全员覆盖的市场压力传导机制,将外部市场压力转变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针对多数成员企业股权结构单一、公司治理不规范、发展动力不足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试行员工持股,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建立企业经营层、职工骨干与企业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培育优良资产规划上市发展,推动资产证券化,逐步配套完善“股票期权”、“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激励与约束制度安排,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大力精简机构和编制提升管理效率
记者:效率就是效益,该如何有效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计岩:聚焦集团内部管理层级多、组织机构多和管理、技术岗位人员占比大等问题,鞍钢集团提出“到2018年,管理、技术岗位编制定员占职工总量控制到15%以内,生产型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的“双目标”。集团公司将创新管理体制,理顺集团与板块公司、板块公司与所属单元企业的管理层次,做实鞍钢集团统一领导下的“区域公司+板块公司”管控业务架构;通过机构整合和推行一体化管理,做实钢铁主业、板块公司管理平台;整合同类及产业链业务单元;推广“集中一贯制”管理。将压缩精干各级机关岗位编制,构建适应市场竞争的组织机构和精干高效的目标编制,提升各级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四个提升”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必须认真总结近年来改革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突出体制与机制的配套改革,体制创新是基础,配套机制建设是实现预定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高度重视配套机制建设和持续创新。二是要突出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两个层面的作用,以改革大局和思想共识为先导,充分发挥集团和各级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执行推动各项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要突出责任与权力的有效落实,“有责无权办不了事”,“有权无责办不好事”,只有权责对等并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简政放权和市场压力的层层有效传递,才能实现活力、动力与效率、效益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