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理念在市场上的一个体现,就是怎么样创造条件,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能够竞争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正在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亮点。有人说,国企民企“合”得来才能“混”得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几个“合”得来的故事。
去年5月份,一个叫做“想哭”的互联网勒索病毒在全球范围爆发。这个病毒来势凶猛,仅一夜之间,全世界就有99个国家和地区遭到攻击,共计7万多起,国内很多内网也遭到感染。但是,在这场病毒风暴中,中电长城网际服务保障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涉及若干个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等上千个重要应用系统,却成功抵御住数百次试探性攻击,无一中招,显示了长城网际强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能力。
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黎军认为:“我们身边也聚了一些红客、灰客,甚至把一些黑客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在充分市场竞争的基础之上,我们能获取快速成长,我觉得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表现。”
长城网际之所以在网络安全服务方面有强大的能力,是得益于国企和民企的强强联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信息技术企业,打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国家队是他们的发展目标。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的较量。但是在5年前,中国电子在网络攻防领域还不具备完整的产业布局,为了尽快补足这一短板,整合外部产业能力成为他们的首选。
而此时,一个民营职业化经营团队也正在寻找实现职业理想的更高平台。这个团队在网络攻防领域很有建树,他们研发的网络安全产品备受用户的青睐。但是随着他们对互联网安全认识的深入,只是单纯地开发产品,让他们觉得离自己的理想有距离。
团队的带头人贺卫东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在守护国家网络系统安全领域大显身手。而要实现这样的理想,与中央企业进行合作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个是想整合外部力量,打造网络安全国家队的央企,一个是有着实战经验,渴望为国家安全出一份力的民营团队,共同的目标让他们一拍即合。
他们通过混合所有制模式成立了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为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提供安全服务保障。在新组建的公司里,中国电子是长城网际的控股股东,有关专业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进行投资,职业经理人贺卫东和团队通过实际出资占有股份,骨干员工持股,基本搭建起了比较有吸引力、有持续性的人才激励机制。
5年过去了,长城网际这个国企和民企强强联手的网络安全国家队,营业收入每年以65.92%的平均增长率快速成长,搭建起国家级网络安全服务平台,申请专利近60项,帮助母公司中国电子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g20、金砖峰会等国家重大安保活动,成为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主力军。而在这个过程中,民营团队也收获了很多。
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卫东说:“第一我们的理想得以实现了。光有理想不行,从经济上面、财务上面还有我们的销售额、人员规模、市场份额都变了。我为什么一天到晚,没日没夜地干活?因为它是我喜欢的一个事业,是我想干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只有这个平台能干成,当然就会拼命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人生就是快乐的。”
中国电子和民营团队以混改为契机,携手打造出一个维护网络安全的国家队,也改出了国有资本和非公经济融合发展的新优势。而像这样的国企和民企共生共赢的事例,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已经是屡见不鲜。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就通过二级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相互融合,拓展了业务板块,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北京元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汽车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民营企业,跟很多汽车企业都有合作。但是在发展中,他们遇到了瓶颈。
北京诚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杰说,过去,北京元纶企业品牌的信誉度比较低,企业资信比较低,资金受限,导致很多业务无法导入,很多经营设计也无法实现,一直在探索把企业瓶颈和企业制约因素破除的方法。
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诚通集团率先实现混改的所出资企业,是国内领先的5a级综合物流服务商。但在他们的业务板块中,汽车整车运输一直是个空白。为了填补这个空白,2015年,中国物流与北京元纶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共同投资成立了北京诚通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汽车整车运输业务。
北京诚通一经成立,在市场上就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竞争力。3年来,企业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0.5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41亿元,年均增速101%,年整车业务量由2015年的7.38万辆增长到2017年的27.87万辆,年均增速94%。
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仅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5000万元规模以上合作项目已超过1000项,涉及总金额达2万亿元以上。国企和民企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了资金、渠道、人才、品牌等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国企实力+民企活力”的发展道路,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海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大榭石化的前身是一家生产沥青的民营企业,尽管市场营销能力不错,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一个规范高效经营管理机制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而这一切在与中国海油合作之后得到了根本的转变。10年前,中国海油为了打通上下游的产业链与这家民营企业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了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新的公司注入了中国海油原油、技术、人才、管理、品牌等优势资源,来自民企的股东感受到国企成熟规范的体系化管理为企业带来的变化。
而民营企业紧盯市场变化、随时调整策略的果断和灵活,在大榭石化的项目建设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有一次,一个项目已经开工,但民营企业股东发现市场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原来设计的工艺和产品难以适应今后市场需求,马上提出项目必须重新调整。但是,这个想法却被国企方面的负责人否定了。
中国海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飞说:“作为国企,方方面面有程序方面的要求,有规范运作方面的要求,已经审批完成的130亿元的改扩建项目,不是你想重新调整路线就能调整路线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民企的股东强调的是,一切应以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优先。在民企股东的坚持下,他们向总部提出了调整方案的申请,总部第一次对一个已经开建的项目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审批。而正是这次成功的调整,成为大榭石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项目建成后,新工艺达到了国内同类装置的最高水平,生产出一系列在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如今,大榭石化已经由原来一个年产50万吨沥青的小民营厂,发展成为被纳入国家发改委产业规划的1400万吨炼油一体化企业,累计销售收入2000多亿元。
“现在是800万吨,后面规划是1400万吨,这个规模如果不是和中海油合作的话,作为我来讲,也没想过,也不敢去想,因为单凭我的话,不具备这些条件,无论是从资金也好,技术也好,资源也好,还有平台,不具备这个能力。”中国海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民企股东王志良说。
如果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比作人的躯干,公有制经济就如同骨骼,非公有制经济就好像肌肉,二者“合”得来,才能立得住、走得好。节目中的这几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国企民企之间不是“谁进谁退”“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共生共赢,你进我也进的关系。现在,我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需求持续旺盛,也正是国企民企共同做大做强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