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1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北京矿冶科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晓鸥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2017年《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有115家企业上榜,占比23%,包揽榜单第二、三、四名,但其中竟然有69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大了,却还不够强。
这引起了与会者普遍的共鸣。如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已成中国企业家们亟待回答的一道历史考题。
自主创新是摆脱受制于人的根本途径
2017年,《财富》杂志评选出世界企业500强,美国有132家企业上榜,占比26.4%;中国有115家企业上榜,占比23%,上榜企业数量连续14年保持增长。
《财富》杂志的评选标准是以营业收入为主要依据,相对来说更加注重企业规模。夏晓鸥指出,从上榜企业数量来看,中美的差距不大,发展质量却不尽相同。进入《财富》杂志榜单的115家中国企业,有69家亏损。从这个逻辑上讲,《财富》杂志评选出来的企业并非是世界“500强”,而是世界“500大”,也难以和世界一流的企业相提并论。
“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从大到强的转换,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峰表示,从中兴事件来看,“不强不行,不强就会被动挨打。”
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通讯采取出口管制措施,禁止美国公司7年内与中兴开展任何业务,包括软件、技术、芯片等零部件销售均在限制范围之内。其中,在芯片上,中兴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凯发k8ag旗舰厅真人平台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对中兴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兴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中国芯”的讨论,而决定因素是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仍亟待加强,自主创新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强化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摆脱受制于人局面的根本途径。”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指出,必须着力在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上下更大的功夫,要着力突破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企业需要通过创新驱动,来解决新旧动能转化的问题和难题。”将高成本的、环境不友好的、效率低下的旧产能淘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李峰所在的航天领域来说,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理论,进行创新驱动,建立创新体系,从而应对环境的变化,把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
“内功不牢,地动山摇。”李峰谈到,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练内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讲求开放融合,将产学研联合起来,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强强联合。
夏晓鸥谈到,在开放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打通各个行业之间以及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壁垒,高效地调动各种创新要素,实现协同创新。同时企业还可以进行“跨界”创新,进行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跨地域的创新。
当一项新的技术被创造出来,夏晓鸥希望国家可以从政策上提供一个“试验田”,从而让新技术有一定的适用场景,为新技术更好地落地作准备。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肖亚庆认为,必须把完善鼓励创新机制、激发要素活力作为关键因素来抓。
在航天科技领域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核心是在人才。李锋表示,之前,中国有钱学森等多位世界级别的大师;今天,我们需要培养新的大师。那么企业就需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在航天科技集团内部,在薪资待遇方面实行了诸多激励机制,从科技人员到行政人员都有获得重奖的机会,同时,还打通了员工的上升通道,激发他们创新的活力。
越来越多的央企员工跳槽,特别是高科技人员跳槽,引起了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李晓鹏的重视。他认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可能是国企特别是央企最缺少的。到目前为止,央企还没有大面积推行职工股权激励机制,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逐步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体制机制。”
夏晓鸥所在的矿冶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他认为,与新兴的行业相比,传统行业的创新还处在一个“跟随”的状态,甚至一直在模仿先进技术。建立良好的创新体制体制,调动各类人的创新热情不能光喊口号,而要踏踏实实地把各项制度、措施落地。
夏晓鸥指出,企业家也是创新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企业家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希望建立一定的容错机制,为企业家“松绑”,为他们营造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环境。
加大开放,提升国企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夏晓鸥指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在行业的发展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引领的作用,二是在资源获取和使用层面占据主导地位,三是对世界的相关标准的制定上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获取和掌控资源、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肖亚庆认为,国企必须加快融入国际分工、走向国际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配置资源,从而为企业赢得发展空间、掌握主动权,才能迈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
肖亚庆发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专注主业、突出主业。“企业盲目铺摊子,不突出主营业务,即使在短期内能有些成效,但长期看也会缺乏后劲。”国企需要立足主业,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主业集中,不断增强核心业务的资源配置效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发展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
目前,很多企业都在谈用加减乘除的方法管理企业,李晓鹏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好减法,企业更加专业化,突出自身的特点,做好自己的发展道路,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使是综合性很强的央企,也需重视子公司的专业化经营,不能完全走“小而全”的道路。
“在产业标准制定中有无话语权、话语权大小,关系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肖亚庆表示,中国在参与和影响国际产业标准制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远远不够。中国需要形成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积极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引领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更多的中国产业技术标准成为全球通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