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其中引入民企等社会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堪称为最受重视的内容之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
“这体现了有序推进混改是实现民企、国企双赢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彰显了中央深化推进混改的决心。”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因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历史大变局之下的重要战略选择,而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要在提高经济双循环的质量和效益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这就要求国企改革继续深化推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混改一直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其意义在于民企和国企优势互补,因此吸引和鼓励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国企混改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之一。
注意到,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已陆续出台多项护航政策,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提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民营企业主动加强与世界一流企业和优秀国有企业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7月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各类投资主体一视同仁,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设置限制性门槛。
再如,8月27日,重庆市发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若干措施》提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5月7日,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央企和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民间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比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相关政策的发布释放了三大积极信号。“第一,混改将不再是国企和政府的‘独角戏’,市场准入门槛被进一步放宽,民企也能够参与到混改中。第二,民企投资的行业‘禁区’会越来越少。第三,混改中的产权利益分配已趋近完善,一直以来制约民企参与混改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担心自身产权利益受到损害,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够完善,未来这些问题将会得到妥善解决,相关制度也会趋于合理和完备。”
关于民营企业可通过哪些路径参与国企混改?董忠云介绍,近年来,充分竞争行业是混改的主要领域,民营企业可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参与相关领域国企的改制重组、合资经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且已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推进的混改事项达到了4000项,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按照统计口径,混改企业的户数已经超过了中央企业法人单位的70%以上,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混改的主要载体;今年1-8月,中央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引进了超过1700亿元的社会资本,同比增长了28%。
“目前,资本市场已成为混改实施的重要载体,未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持续深化,预计还会有大量国有企业通过ipo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资产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不断提升国企经营效率。”董忠云认为。
谈及民企与国企“联姻”将为双方带来哪些利好,盘和林表示,站在国企角度来看,混改表面上是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的融合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而深层次上将会对国企本身内部机制产生巨大变化,通过引入民企机制灵活的优点加以国企自身规范运营的优势,得以建立起管理科学、鼓励创新、富有效率的新产权制度结构,从而在保证国企自身社会作用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率,增强价值创造力。
盘和林进一步介绍,站在民企角度来看,首先,参与混改让民企得以有机会参与到之前无法进入的领域,如能源、化工等,不但能显著降低民企的前期投入,还是民企进入公共领域、规模经济领域等的“捷径”。其次,民企参与混改后,自身就相当于有了国企背景,在当前的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中,国企的社会信誉非常高,这将有助于民企后续生产经营和市场融资。最后,参与混改后,民企将可享受到国企的许多资源,如更低的原材料购买成本,更稳定的产业链、销售链,这对于民企自身做大做强而言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