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地处攀西大裂谷的四川盐边县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阳光普照,鲜花怒放。在攀枝花云钛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块块世界上最长、最宽、最重的钛扁锭正在走下生产线。同样在这里,大西南实业10万吨钒钛蠕墨铸铁汽车耐磨铸件项目现场,来自德国、法国等国的先进设备整装待发,企业负责人宋东波自信满满地表示:“一期工程达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4亿元。”
与此同时,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大德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已成为全球第一的产钒企业,是全国最大的钛原料和产业链最为完整的钛加工企业。特别是我们的钒氮合金工业化生产,打破了美国对该产品的长期垄断,现在是全球钒氮合金最大的供应商。”
钒和钛作为国家稀缺的战略资源,用途涉及航空航天、军工等广泛领域。在攀西地区的攀枝花、凉山和雅安3个市(州)13个县(市、区),蕴藏着储量世界第一的钛、世界第三的钒、国内第二的稀土和“国宝级”的碲铋矿。2013年3月,随着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议批准同意,多年来有关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能否落地的议论终于尘埃落定。如今,在这片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伴随着国家战略与攀西资源的二度碰撞,国家战略的四川实践正在激情上演,“创新驱动”、“先行先试”、“转型升级”等随之成为攀西最火的热词,必将在中国资源开发史册留下深深的烙印。
多年以前,记者就听到这样的流传:在攀西,不经意间,你脚下踩的任何一块石头,都有可能是矿石。
攀西地区矿产资源富集,且分布较为集中。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在西昌太和,攀枝花的白马、红格等矿区。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冕宁县和德昌县。碲铋矿则主要分布在雅安的汉源县和石棉县。攀西地区钒钛资源保有储量约90亿吨,可新增资源量147.43亿吨。目前,仅攀枝花境内钒资源储量便达1547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钛资源储量5.38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与“富甲天下”的资源禀赋极不相称的,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开发利用模式。攀西钒钛磁铁矿含有20多种有价金属,目前,铁、钒、钛的综合利用率分别为70%、47%和14%,而铬、镍、镓、钪等主要伴生金属尚未有效回收利用。
无独有偶。2013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首次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四川实现“两个跨越”目标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明确提出来,强调要以科技支撑引领为核心动力,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推动四川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有所为,有所不为,攀西试验区锁定可持续的创新驱动,聚力科学开发路。“把攀西建设成为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打造国内资源富集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示范区。”根据四川省的规划,这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2013年10月29日,四川省在攀枝花召开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工作会,短短半天,审议了1个指导意见和5个工作推进机制。在观点碰撞中,各方共识更加清晰:加快攀西试验区建设,唯有创新。
创新什么?怎样创新?又如何科学开发?长期关注攀西开发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等众多学者认为,攀西能否跳出“输出资源、留下污染,输出财富、留下贫困”的传统开发怪圈,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生态环境保护最优化。
“试验区建设没有老路可走,必须在打破行政壁垒、科技协同攻关、区域利益共享等重大问题上放开思路去想,放开视野去看,放开手脚去干,努力走出一条试验区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综合利用的新路子。”四川省省长魏宏认为。
抓好攀西资源科学开发,核心是综合利用,关键是科技攻关,动力是体制机制创新。2013年8月26日,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2013-2017年)》,明确提出以综合利用为核心,加速推进试验区从“以钢为纲”向多种元素综合利用转变。根据规划,到2017年,攀西试验区铁、钒、钛综合利用率要分别提高到75%、50%和20%以上,铬、钴、镍等主要伴生金属实现规模化回收利用。到2020年,全面实现铬、钪、镍、钴、镓、铜等伴生金属的产业化开发,稀土、碲、铋深加工及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战略资源不可再生,既要开发也要保护。规划对铬、镍、钪、镓等共伴生稀有金属丰富的红格南矿区实行封闭性保护,对稀土、碲铋矿实行保护性开发。
“我们正在筹备一只新的基金,专门用于试验区钒钛新材料的开发,初步的考虑是按200亿元的规模来做。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原则上表示支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组织一个庞大的攻关队伍,吸收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如是说。
创新,需要企业主动作为。3月25日,攀枝花富邦钒钛制动毂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生产车间。董事长刘兴良说,公司投资近50亿元打造的1000万件汽车钒钛制动毂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钒钛制动毂生产基地。
从院地合作到院企合作,试验区的政府和企业都在探索创新资源开发的新路径,全域推进主体培育、产业牵引、区域合作、协同攻关、人才发展“五位一体”创新行动,加速打造协同发展、转型跨越的强劲科技引擎。去年3月18日,攀枝花携手中国工程院启动“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研究”项目,期望借力国家“智库”做好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攀钢通过鞍钢集团与中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力求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领域得到国家科技“大脑”的技术支撑。省科技厅提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科技攻关方案》,向国内部分科研院所、高校和央企征求意见。截至目前,四川已在攀西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建成国家钒钛制品监督检验中心,建立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目前,攀枝花已建成规模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全流程钛工业基地。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建成区创造出每平方公里近30亿元产值、人均产值150万元的良好效益,凉山的西昌钒钛产业园、冕宁稀土产业园区和雅安的石棉碲铋工业园区等加速崛起。在2013年西博会上,仅攀枝花一地,钒钛及相关产业签约项目就有3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230亿元。
今年1月16日,攀西试验区向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开发企业发出“英雄帖”,首批10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面向全球公开招标。渴望成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主体的不仅仅是攀钢,龙蟒、钢城、川威、昆钢等省内外一大批民营和国有企业都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它们纷纷申报项目,期盼通过全球借智冲破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在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中大展宏图。今年,试验区将依托“院士行”、攀枝花钒钛论坛、国家级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集中力量攻克煤基直接还原大规模产业化、高钙镁钛精矿冶炼高钛渣、氯化法钛白工艺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