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鞍钢集团党校,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一个平头、矮个、目光炯炯的小伙子走上主席台,从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尹利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成为鞍钢集团党校的兼职教授。他,就是刚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一线工人——鞍钢股份冷轧厂冷轧四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李超。
班长没给他派师傅,他把每一个工人当师傅
李超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技术员,经常在家修些小设备。李超耳濡目染,小学时就制作出能收几个波段的收音机,还有“自动黑板擦”,获得学校小发明奖。
1989年,李超以优异成绩考入鞍钢冷轧厂,成为一名维修钳工。由于个子小、娃娃脸,班长起初并没注意到他,甚至没给他派师傅。李超憋上一股劲儿,非要干出个样儿来。没有师傅,他就把班里的“活长”们都当作师傅;没人主动教,他就主动去学,五花八门的技术他无一不通。
一次,在“新增翻钢机运输链”工程中,李超把“活长”们都看不懂的十几张盖板图样画在一张总装配图上,获得了大家的肯定,班长当即授权他这个小工当现场“总指挥”。李超不负众望,带领大家将十几块盖板全部严丝合缝地安装到了设备上。
事后,李超不仅得到了比“活长”多出40元钱的奖金,而且还收获了一份自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1998年5月,李超婚假刚休了一半,就被车间主任周敬忠叫了回来。当时鞍钢只有一条早年引自奥地利的冷轧生产线,活套段事故频发,平均两天一起,点检人员、维修人员苦不堪言。
李超决心改变这种跟在事故屁股后面跑的状态,对活套设备进行改造,这一想法得到车间技术专家贾成洲的支持。白天,李超在现场观察、测绘、查数据;晚上回家,伏在案头,查资料,画草图。
半个月后,李超完成了包括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共30多张设计制图。冷轧厂专门召开专家论证会,完善方案,厂领导当场拍板,年修期间进行改造。
改造非常成功,第二年,活套段全年设备事故只有半个小时,一条线完成了两条线的产量。那一年的全厂创新大会上,厂里第一次设了特等奖,并把它颁给了李超。
一线工人没有课题,他把每一道难关当课题
像他的名字一样,李超一直在不断地超越。攻克大大小小技术壁垒,超越一个接一个技术高峰,超越自己。展开李超的创新发明目录,230多项,贯穿了冷轧厂的每一次技术跨越。
1999年,鞍钢引进德国dmg技术改造冷轧一号线,由于改造是因地制宜在原有基础上实施的,新增的酸洗区域与轧机区域带钢运行中心线不在一条线,调试时带钢经常在转向塔部位发生故障,严重影响了调试工期。时任机组机械点检长的李超每天蹲在设备旁,观察生产时带钢运行状态,经过半个月的观察分析,终于找出了转向塔带钢跑偏的病根,对症下药,问题迎刃而解。
2004年,鞍钢针对市场对钢板表面质量的要求,决定在冷轧二号线新建一条清洗机组。调试时,新日铁设计的一套洋设备——雾滴分离器出了问题,不断有雪花状的碱雾从30多米高的烟囱中飘出来。
“这样会影响环境。”李超马上找日方交涉,日方调试了多次也不见效果。可李超不想放弃。他爬到30多米高的厂房上看烟囱排出的气体是否有污染,比对类似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础构造,钻到分离器里查看问题,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经过改进,烟囱再也不飘“雪花”了。
2004年,鞍钢用新投产的冷轧二号线成功生产出o5板,并陆续打入国内几家生产厂。然而,就在大家高兴庆祝的时候,有客户反映,钢板表面有锈蚀。
之后的一段时间,李超每天都会到轧机旁蹲上一个小时。只要停机检修,他就带着点检员钻进架间察看残留的原因、位置、形成缺陷的记录,测试风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