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在博鳌亚洲论坛“品牌亚洲”分论坛上发言。
4月8日至11日,以“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此次博鳌亚洲论坛首次设立了“品牌亚洲”分论坛。受论坛的邀请,11日下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支树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候任主席、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中国品牌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副局长刘平均,苹果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bruce sewell,海尔集团轮值总裁梁海山,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古澍作为分论坛讨论嘉宾,共同探讨了亚洲品牌的发展道路。
在分论坛的发言中,张晓刚说,企业的品牌建设和融入国际市场就是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品牌建设是成为世界企业的必由之路。“想变成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就一定要走出去,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真正成熟起来,我觉得这是中国相当一批企业的未来的梦和追求。”
张晓刚认为,企业品牌化过程就像登山,想登更高的山,不一定是体量决定登的高度,而是跟谁一起登。他表示非常赞成中国企业做到一定品牌后走出去,到世界的舞台上跟世界最优秀的企业pk。这种竞争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差距和问题。“这是中国企业走向成熟、走向世界品牌的必由之路。”
张晓刚表示,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巨大的挑战。打造国际化品牌,既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也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认知和分享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带来便利。然而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政治制度、市场环境和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给品牌的推广带来很多挑战。因此,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增进沟通与了解,是实现企业与用户的互利共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积极推进品牌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经济全球化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快速融入国际市场。但与世界著名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迅速提高这些企业的品牌意识、品牌管理水平,对于推进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合理规范的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都大有益处。企业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制度、文化传统、市场环境等,进而明确品牌责任与义务和品牌保护的意义,更加积极承担起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二是切实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标准与标准化对经济社会的重要作用及巨大影响已日益为公众所认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建立良好秩序、开展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没有标准及标准化工作,企业将杂乱无章,寸步难行。标准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保证,是安全的保障,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础。标准还是国内外通用的贸易语言,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标准的作用更加凸显。世界贸易组织强调,成员国的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都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采用国际标准已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突破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
张晓刚指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的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其目的和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便于国际物资交流和服务,并扩大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企业是标准化活动的主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愿意为企业品牌创建和提升提供更多的标准化支撑,衷心希望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