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开发取得新突破、废钢单耗创历史最好水平、吨钢外购能源成本和吨钢取水量再创新低……46家基层单位将市场化运营工作指标分解至426个作业区、1827个班组,随着鞍山钢铁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全面构建,激发了经营者改革创新活力,释放了经营者市场价值创造力,确保了鞍山钢铁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钢铁去产能背景下,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领导人员经营能力,迫在眉睫。进入二季度,鞍山钢铁强化市场经营主体责任,深化企业改革创新,按照“效益分区、人员分类”及“三个不一样”的绩效管理原则,本着“生产与经营”和“劳动成果与经营成果”分开,“经营成果与全体职工共享”的“两分开、一共享”总体思路开展市场化运营,切实将市场化经营主体的目标责任落实到基层。用市场标准评价经营者业绩,这是市场化运营的第一步,从今年4月份起,该公司对所属46家单位经营者实施了市场化运营评价。
市场化运营评价如何开展?评价指标如何确定?鞍山钢铁市场化体系由价格、指标、核算、考评与责任5个子体系构成,强化“供、产、销、研、运”五位一体化管理。该公司按月建立基础市场价格体系和修正体系,以市场性、先进性、进步性为原则构建指标体系。核算体系是市场化运行的关键,该公司遵循市场化原则,产品生产单位以产线为核算单元,上道工序产品成本按市场化价格水平向下道工序结转,产品销售价格按市场价格,模拟计算各产线效益指标。该公司对经营者考评坚持月度兑现、年底找差、任期考核相结合,按照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月评价,通过签订《目标责任状》对经营者实施考评。
今年5月份起,该公司各单元企业经营者月工资有了大变化,切实做到“强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完成设定基准值的经营者拿到了标准工资的70%,完成目标值的经营者拿到了标准工资的100%,完成挑战值的经营者拿到了标准工资的近300%。
随着市场经营主体责任的落实,该公司各单位纷纷按市场化运营总体原则建立市场化运行体系,指标层层分解至班组,责任层层落实到岗位,深化班组目标值管理,实现由班组核算向岗位经营转变,到5月末46家基层单位市场化运营工作指标已分解至426个作业区、1827个班组。
经过两个多月的运行,单元企业经营者危机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显著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提高:
——化工事业部根据各作业区生产经营重点分为回收、精制、附属三个系统,以利润和成本为重点关注目标,分别确定考核指标,将各项指标分解至班组、工序,层层传递市场压力。成立调品提价攻关项目组、提高回收率攻关项目组、提高精制率和加工量攻关项目组、焦油保运和开发攻关项目组、降低成员消耗项目组5个重点创效项目组,开展项目攻关,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超预算0.23亿元。
——鞍钢股份冷轧厂构建“指标层层分解、责任逐项落实、人人面向市场、岗位职工算账、全员创新增效”的模拟市场化运营机制,将员工绩效与降本增效利润指标挂钩,管理技术人员绩效与降本、调品增效利润指标挂钩,全面推行市场化经济核算,以经营业绩兑现利益分配,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鞍钢股份炼焦总厂围绕焦炭配煤成本,初步建立市场化动态配煤系统,根据煤炭市场价格变化,及时进行最优化煤炭配比,最大限度降低配煤成本。二季度,配煤成本较月计划降低3054万元,超额完成市场化运行利润目标,连续两个月完成模拟利润挑战值。
聚沙成塔。每一个单元企业的小变化带来的是该公司生产经营的大变化:
——抓住市场机遇期,全力释放钢材产量。强化坯料协同,挖掘钢坯库存潜力,实现钢材产量规模最大化。创新产销模式,上半年冷轧汽车板合同同比提高约50%,创历史最高水平。
——“三提三降”扎实推进,运营成本显著降低。上半年,平均废钢单耗同比提高26kg/t,煤比提高13kg/t,焦比降低10kg/t。12个大项70个系统降本课题攻关累计创效18亿元。
——优化营销体系,提升服务品牌。1至5月份,5个区域销售公司全部实现盈利。其中,东北区域钢材销售同比增加,热轧、中厚板、冷轧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加强产品开发,发挥科研优势。坚持“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精品路线,推动新产品开发向高效益、高技术的钢种发展,战略产品、领先独有产品、新产品占比分别为62.5%、31%和12%。